摩擦失业成主因?就业压力拷问高增长的中国经济

浏览:1898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10-18 20:21:11
 
 

  2006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透视之二

  就读于四川大学水力水电学院研究生三年级的肖鹏最近一直在思考:当初的选择会不会是个错误?肖鹏从今年夏天就开始奔波于成都市举办的各种规模的人才招聘会,和他的同学一样,再次面临就业选择的肖鹏已经碰了不少钉子。“很多研究生同学都深有同感,现在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好像还不如三年前本科毕业时好。”原本期待硕士学位能够提高自身“含金量”的肖鹏感到很困惑:为什么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老百姓却感觉就业越来越难?

  肖鹏的感觉会不会只是个“错觉”,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今年前三季度的就业形势?

  经济增长不等于就业增长

  记者为此采访了劳动和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王亚栋。王亚栋告诉记者,肖鹏的困惑确实具有代表性。“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但经济增长未必带来就业增长,经济增长也会带来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在解释这个问题时,王亚栋分析认为,一个国家就业的增长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但扩大就业不能依赖于经济增长,而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王亚栋说,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1978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人数27年增加了近1.8亿,与此同时,有1.2亿农村劳动者进城找到了工作。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压力巨大。首先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五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将达到5000多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会持续增长。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是历年来最高的,因此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在今年尤为突出。

  此外,按照目前的就业弹性,“十一五”时期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而按照年均7.5%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五年内只能增加4000万个就业岗位。五年间新增1000万的就业缺口,再加上现有的严酷现实,王亚栋感到“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他说,“完成全年的就业目标还需努力。”

  “毋庸置疑,经济发展必然会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国民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新增就业创造了条件。今年前八个月新增就业较多,也和同期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直接相关。”王亚栋强调,除了当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比较集中外,今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的并存。“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就业难,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就业岗位的不充分。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部分高学历人才感觉无用武之地,同时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又反映技能型劳动者严重短缺。”
“摩擦性失业”成为就业难主要原因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目前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具有某种特殊技能素质的人才,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匹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摩擦性失业”。

  王亚栋分析认为,“摩擦性失业”在我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劳动者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他们对用人单位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劳动条件、工资报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用人单位在这些方面的进展却相对缓慢,不能适应求职者的要求。

  “当然也不能排除我国局部地区过度依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忽视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扶持,这会直接导致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王亚栋补充道。

  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大学生就业研究生副所长姚裕群则将就业难的矛盾归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劳动和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以上,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在农村,现有劳动力4.97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两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尚有一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如此之大的就业岗位缺口,将使就业压力长期存在,也对大学生就业有相当大的影响。”姚裕群表示。

  宏观调控与促进就业的方向是一致的

  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由来已久,但从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分析,肖鹏今后的就业道路也许还会遇到更多的难题。

  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近年来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在房地产领域,在涉及到生产过剩等问题上,宏观调控的效果已开始逐步显现。这无疑会给某些过热领域带来新的失业,使本已紧缺的就业岗位变得更加稀缺。“如果我不能及时找到工作,以后面临的处境会不会更加艰难?”肖鹏不无忧虑地表示。

  对于“宏观调控是否会导致失业”的问题,姚裕群认为,宏观调控不会成为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宏观调控主要是为了抑制国民经济的过快增长,为了使那些过热的行业和领域及时降温,它与就业的矛盾并不突出。”

  “非但没有矛盾,从目标和方向上看,宏观调控与促进就业的方向反而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坐在办公桌前,王亚栋认真思考着应该怎样准确地解释二者的关系。“宏观调控的方向是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较快地发展;而促进就业的方向是使劳动者能够稳定、持续、更好地就业。”王亚栋说。

  “扩大就业机会不能依靠快上项目、盲目扩张,虽然盲目投资和过剩的加工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一部分就业岗位,但这种扩张不具备可持续性,重复投资、盲目投资势必导致重复就业、盲目就业,这对劳动者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的提高,对建立健全有效灵活的劳动力市场,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从长期看,宏观调控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有利于劳动者通过持续就业提高收入。”

  不可否认的是,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的减少,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存量会受到影响。但王亚栋认为,这种影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积极的影响,是在减少就业领域中不好的岗位。因此,促进就业的根本就是要使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影响就业的三柄利刃

  “就业问题其实很复杂,不是仅凭一些数字就可以说清楚的。因此必须把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才可以看得更为全面,也更加透彻。”王亚栋分析说,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在影响着整个就业形势。

  一是部分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可能带来新的失业,特别是这些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的或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二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增长。但工资水平如果增长过高,企业成本攀升太快,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竞争力,从而也会影响就业增长;三是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都会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产生较大影响。

  王亚栋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可能会给一些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带来影响;人民币仍然面临升值压力,这也可能使一些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减少生产,这些都会影响就业。

  采取什么策略破解就业难题?姚裕群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首先,要鼓励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的创新,在保证较低的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其次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需求,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以及诸如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关系民生的基本保障问题,“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内需就无法真正启动。”如果政府利用经济杠杆解决这些问题,无疑将大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生产,扩大就业;同时,建议政府采取进一步推动创业的积极政策,营造一种鼓励和扶植创业的优良的社会环境,并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最后,“垄断性行业应尽快开放。”姚裕群说,强化竞争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可以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就业矛盾将长期存在

  从今年前八个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均已阶段性完成。但从总体上看,困难群体再就业压力依然突出。王亚栋说,“特别是‘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的就业压力更为明显;部分已经就业的人员中,有的就业不稳定,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虽然当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全力以赴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肖鹏仍然在职场的大门外踌躇,也许他会在不久的将来找寻到一个理想的门槛跨入社会,也许他依旧像三年前那样,以深造的方式继续逃避严酷的就业现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摩擦性失业等尖锐的问题仍将长期困扰着这些对自己的未来满怀憧憬的人们,兴奋、失望、尴尬,甚至是妥协,一切皆有可能。

以下是网友对 摩擦失业成主因?就业压力拷问高增长的中国经济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