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普遍感觉物价节节攀升 CPI为何背道而驰

浏览:1980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6-12 20:40:27
   人们普遍感觉物价节节攀升,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却持续在低位徘徊,不少人对CPI的准确性提出质疑——

    今年前4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但许多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深切,甚至对公布的CPI涨幅数据将信将疑,认为CPI的涨幅被低估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CPI不客观,还是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呢?

    奇妙复杂的心理因素

    近年来张大爷每次去交水电煤气费几乎都抱怨价格涨得厉害,几天前他花2000多元钱抱回一台29寸平面直角彩电,可他却不知道这样的彩电在八、九年前要花上万元钱才能买回家。     

    两三年来,食品、水电、液化气等商品和服务价格纷纷涨价,这些商品和服务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每天都要消费的“刚性”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几乎每日都要到市场上购买,感受自然强烈,其价格稍稍波动就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同期,家电、通讯、服装等类商品则以降价的姿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让人们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奇怪的是,它们的价格下降却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被熟视无睹。

    实际上,这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人们往往记得住什么商品价格涨了,却很难记得什么商品价格跌了。如今,谁还记得这些年DVD、电脑、手机、轿车价格跌去了多少呢?

    据专家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侧重于关注市场上涨价的商品,而对平价或降价商品的反应则十分微弱或视而不见。这种心态很容易产生用部分商品的涨幅以偏概全地代替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的错觉。

    房价不列入CPI

    近几年,我国商品房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一般居民并不知道商品房价格是不被列入CPI之中的。这也使得饱受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煎熬的普通城市居民对CPI的感觉不一样。

    专家认为,商品房价格不列入CPI之中是合理的。为解释这一问题,他讲了下面一段小故事:某公司一对白领夫妇四年前花40多万在京城南二环附近买了一套住宅,已经住了三年多,现在按二手房出售也能卖60多万。住了三年多,还增值20万。专家笑着说:“是否应该将增值的20万计入他们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呢?”

    专家认为,商品住宅具有明显的投资性。为卖而买、为出租而买的大有人在。这两种情况都是明显的经营行为。住宅的折旧年限极长,有的可达数百年,且购房分期付款的时间也很长,可以是几十年。这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折旧年限和分期付款年限要长得多。

    专家说,商品住宅也是一种金融资产。它被许多金融投资机构吸纳到其投资组合之中。正是由于商品住宅的上述特征,世界各国的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才把住宅投入列为投资,而不是消费。既然是投资品,当然就不能列入CPI之中了。

    他说,商品住宅价格不计入CPI,但不等于CPI中不含有居住类价格。一般用居民住房的房租、水电燃料、购买商品住宅贷款利率、住房维护修理费用、建房及装修材料等的价格变动来间接反映居民居住消费价格的变动。

    看来,由于种种原因,抱怨商品住宅价格涨幅过大是合情合理的,但由此怀疑CPI数据的真实性就缺乏根据了。
以下是网友对 百姓普遍感觉物价节节攀升 CPI为何背道而驰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