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行新多边主义外交 力求站在世界中心
浏览:2720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8-6-17 13:30:16
中国外交专家近日表示,最近中国外交追求的是“宽松”和“沟通交流”。可以说,中国正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社会中,不失重心地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稳扎稳打地为与国际社会进行沟通交流而努力。
《朝鲜日报》刊登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孙仁柱名为《中国的新多边主义外交》,提出上述观点。文章称,近十年来,中国一直为打破以中美关系为主轴的双边外交的局限而倾注全力,按部就班地进行了地区外交和全球性多边主义外交,为站在世界外交的中心地位做好准备。一位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说,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已不再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中心。
文章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还对多边主义外交持消极态度,只依赖于以中美外交为中心的双边外交,谋取中国利益。但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通过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外交舞台取得了自信,并逐步扩大着新外交实验的舞台。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展开了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参与有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和亚洲首脑会谈等,开始积极参与组织和运营亚洲地区多边主义合作体制。
中国不满足于单纯地参与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UN、IMF、WTO、APEC),而是一直在致力于建设新的多边主义合作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一边努力克服“中国威胁论”,一边积极传播“中国机会论”。中国正在抓紧新建地区多边主义合作体,地区范围包括亚洲乃至非洲、中东、南美。
美国的外交专家们看到中国的这种飞跃成长后,正深入思考如何超越美国单方外交的局限,与中国共同重建世界秩序的问题。两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导的“中国和美国,国际机构”项目就是代表性的例子。该项目以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们为中心,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和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们前来参加,就在改革国际机构的问题上,美、中两国学者探讨双方如何合作,并谋求了理论上的框架。
可见,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内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即“美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描绘新国际秩序的蓝图。”而韩国应密切关注新兴强国中国意欲设计和发展的新多边主义,要更加慎重地树立外交目标和战略。韩国不应局限在韩中关系、韩美关系、朝韩关系等双边关系框架中讨论外交问题,而应充分考虑到21世纪中国的新多边主义这一变数。
文章称,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方程式”确实是一个难题,中国外交追求的“原则”和“宽松”战术,以及“沟通交流”的技巧,也是有待韩国方面研究的大课题。
《朝鲜日报》刊登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孙仁柱名为《中国的新多边主义外交》,提出上述观点。文章称,近十年来,中国一直为打破以中美关系为主轴的双边外交的局限而倾注全力,按部就班地进行了地区外交和全球性多边主义外交,为站在世界外交的中心地位做好准备。一位中国的美国问题专家说,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已不再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中心。
文章称,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还对多边主义外交持消极态度,只依赖于以中美外交为中心的双边外交,谋取中国利益。但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通过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外交舞台取得了自信,并逐步扩大着新外交实验的舞台。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展开了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参与有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和亚洲首脑会谈等,开始积极参与组织和运营亚洲地区多边主义合作体制。
中国不满足于单纯地参与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UN、IMF、WTO、APEC),而是一直在致力于建设新的多边主义合作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一边努力克服“中国威胁论”,一边积极传播“中国机会论”。中国正在抓紧新建地区多边主义合作体,地区范围包括亚洲乃至非洲、中东、南美。
美国的外交专家们看到中国的这种飞跃成长后,正深入思考如何超越美国单方外交的局限,与中国共同重建世界秩序的问题。两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导的“中国和美国,国际机构”项目就是代表性的例子。该项目以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们为中心,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和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们前来参加,就在改革国际机构的问题上,美、中两国学者探讨双方如何合作,并谋求了理论上的框架。
可见,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内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即“美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描绘新国际秩序的蓝图。”而韩国应密切关注新兴强国中国意欲设计和发展的新多边主义,要更加慎重地树立外交目标和战略。韩国不应局限在韩中关系、韩美关系、朝韩关系等双边关系框架中讨论外交问题,而应充分考虑到21世纪中国的新多边主义这一变数。
文章称,围绕中国的“国际关系方程式”确实是一个难题,中国外交追求的“原则”和“宽松”战术,以及“沟通交流”的技巧,也是有待韩国方面研究的大课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