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监会:电力垄断结构向竞争市场转变

浏览:1791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7-4-6 8:50:11
《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披露了当前电力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四大主要问题:

  电力结构不合理依然突出。新增发电装机中火电达到88.2%,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7万千瓦,火电装机中近30%为10万千瓦及以下小机组,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重较小。

  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我国电力发展长期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

  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电力体制和发展机制没有完全理顺。

  4月5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了长约3.2万字的《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国家电监会首次编写并发布的这份《报告》对全国电力工业运行和电力市场秩序进行了全面评估,详细披露了电力监管职责履行情况。

  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结构?《报告》作出了这样的基本判断:我国电力工业正由传统的垂直一体化垄断结构向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电力市场正在发育之中。《报告》总结了现阶段电力工业结构及交易特点。

  《报告》称,发电环节的特点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并且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目前,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各类发电企业4000余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约占90%。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5大发电集团约占装机总量的38.79%;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等其他中央发电企业约占总装机容量的10%;地方发电企业占总装机容量的45%;民营和外资发电企业占总装机容量的6.21%。

  《报告》分析认为,输电环节的特点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占全国超高压电网的80%和20%。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省级输电业务的企业31家,跨省输电业务的企业6家。截至2006年底,两大电网总资产约为15110亿元。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供电企业主要分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中央国有主要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拥有的供电企业;地方国有主要为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方电力企业和水利系统管理的供电企业。截至2005年底,全国户通电率为99.20%。全国3211家地、县级供电企业中,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直供直属的1196家,控股或代管的1353家,地方独立的662家。

  据此,《报告》将供电环节的特点概括为:两大电网公司寡头垄断,约占县级售电量的89%。普遍服务未完全实现,城乡与地区差异依然存在。

  在用电环节,用户高度分散。据统计,全国各类电力用户目前已超过2.3亿户。10千伏及以上用户近100万户。

  电监会表态――

  特高压电网建设须因地制宜


  电压等级应该由经济发展和负荷增长状况决定

  4月5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布《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同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野平表示,“电网的电压等级应该是由经济发展的状况、负荷增长的状况来决定,或者说,主要是由需求来决定的。如果用电负荷比较小,建设高等级的电网就是一种浪费。如果负荷比较大,而电压等级小,也满足不了经济对电力的要求。所以,我们提倡合理的电压等级。”

  提高现有输电能力

  王野平是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有记者问:“社会上对特高压一直争论不断,但电监会始终没有表态。《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称,‘现有500千伏交流线路输电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发电装机约为美国的1/2,但超高压电网总规模已接近美国。’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在目前500千伏交流电网没有充分发挥能力的情况下,建特高压电网不合时宜?”

  王野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没有提及“特高压”几个字眼。但他明确表示,“一个地区的电压等级主要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的。从我们国家现在来讲,500千伏的线路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现在已经投入运行的500千伏线路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称,目前我国电网输电能力和利用率存在较大差距。输送能力发挥不足,部分线路输送能力受到限制,部分线路利用率偏低。我国500千伏电网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电网结构以及电源/电网布局不尽合理,一些500千伏电网网架还不够强,按照系统仿真、稳定分析现有规定计算出的暂态、动态稳定水平偏于保守,新技术应用、控制技术措施应用不够广泛。

  因此,《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提高我国现有500千伏电网输电能力的潜力很大。”

  “特高压”之争愈演愈烈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是否应该建设“特高压电网”的争论颇为激烈。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的目标,认为发展特高压输电,有利于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节约土地和投资,推动跨国能源合作,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用电需求;有利于发挥东西部地区各自的比较优势,缓解东部环保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电网电源协调发展和电网技术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发展滞后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反对建设特高压电网的人士认为,建设1000千伏的交流电网技术不成熟,不能大规模上马。 他们认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特高压,是为了强化全国垄断,从技术上形成壁垒,会搞垮近30年改革形成的区域电网的体制格局与基础,达到全国一张网的垄断目的。

  2006年8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分别在山西长治、河南南阳和湖北荆门三地奠基。2006年10月30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誓师动员大会。据悉,该特高压线路,申报造价58.57亿元,动态投资200亿元。如在全国全面推开,未来投资达4060多亿元,配套动态投资将达8000多亿元,总投资相当于3到4个长江三峡工程项目。这一巨额工程,并未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本报记者 李峻岭 发自北京)
以下是网友对 电监会:电力垄断结构向竞争市场转变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