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角力全球铁铜谈判

浏览:1493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12-6 8:32:09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 李荣 张琴 李兴文)全球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在历时半年之久后终于“低调”揭幕。不久之前,2007年度铜精矿年度谈判也因国际矿业巨头下调铜精矿加工费而打响前哨战。中国矿业企业正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参与国际谈判,谋求更合理的市场利益。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全球主要矿山公司已与中国主要钢铁厂商进行了首次接触,铁矿石贸易的平缓增长态势使得2007年度全球长期协议框架内的铁矿石贸易价格谈判不同往常地“低调”揭幕。

    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最终矿价上涨幅度定格在19%,2005年度涨幅更是高达71.5%,矿价连续4年大幅上涨。目前全球钢铁业与矿业之间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敏感时期,4年巨幅涨价已充分刺激全球矿业的扩产投资,以中国为主要增长极的全球钢铁业正在进入一个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的转折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多次明确表示,要大幅提高进口铁矿石长期协议合同采购的比例。“长协”矿石比例上升就意味着中国将给全球矿业更为明确的长期需求信息,使得矿石供需能够尽可能“自觉”地趋向平衡。    中国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整顿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减少无序炒作的空间。中国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也在实质性推进,落后产能较为集中的河北省在全国第一个开出了详细的“淘汰清单”,并将贴上第一批“封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不含矿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6.75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2.3%,而钢铁业投资已进入负增长,1至9月份同比负增长0.9%。

    与铁矿石谈判受市场趋势影响不同的是,铜精矿谈判由于是冶炼厂与原料贸易商之间的利益之争而显得更加针锋相对。

    在市场铜价大涨影响下,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日前在与印度和韩国企业的年度谈判中将铜精矿加工费下调37%,并且首次取消沿用了30多年的价格分享条款。    对此,中国企业断然拒绝,在通过国际谈判寻求企业合理利益空间的同时,采取减产粗炼产能并酝酿明年继续减产等措施,维护自身利益。中国铜精矿今年进口出现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

    铜冶炼企业利润主要来自外来铜精矿的加工费和价格分享条款收入。如果加工费按照国际矿业新提的不合理条款,中国铜冶炼企业势必亏损。

    有关专家指出,矿山产能的逐步释放会使矿价在某个时间点上有所调整,而冶炼厂与原料贸易商之间的竞争共存关系也影响着矿石价格。因此,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谈判谋求合理市场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网友对 中国企业角力全球铁铜谈判 的评论:
[本主题共0条评论 | 每页显示6条评论]
评论前,请先 登录
验证码: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诚信企业 理事单位 质量监督

3.15诚信维权网
声明:凡本网注明“3.15诚信维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3.15诚信维权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本网转贴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正规网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10-61706839 或者发邮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备12034147号-1
版权所有:3.15诚信维权网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网站备案序号:[ 京ICP备 120341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1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