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离开新产品企业就没有发展吗
浏览:1616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11-20 8:36:50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虽然,上海大众的新车帕萨特领驭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0万辆,POLO劲情、劲取月销量也突破了6000台;一汽―大众的奥迪A6L、速腾成为拉动销量的功臣;上海通用今年上市的乐风、君越销量也超过预期……但是,还要看到,支撑上述企业销量大头的还是那些“常青树”车型,如桑塔纳、捷达、凯越等。与此同时,不少轿车企业新车上市步伐虽快,但始终没有几款能成为销售主力,在轿车企业销量排行榜上,也徘徊在10名开外。而像广州本田这样的企业,虽然新车推出速度不快,但几乎每一款车型销量都能在其相应的细分市场里占据前几位,企业的赢利能力更是让同行艳羡。
由此可见,源源不断的新车型只能算是企业拉升销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道理其实很简单,在消费者可选车型不够丰富的前两年,一款新车上市后,在半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是拉升企业销量的主力。近两年,每年都有数十款新车扎堆上市,国内轿车市场的竞争程度已大大提高,在一个细分市场,往往有十几款甚至几十款车型可供选择,新车型的市场关注度、对销量的拉动作用自然大打折扣。一些品牌影响力弱、市场定位不明晰、价格又缺乏吸引力的车型,更是“各领风骚一两月”,很快就被消费者淡忘了。
“本田决不会为单纯提升销量而增加产品线,我们的做法是尽可能让每款车型都成为经典,最好一款车型年销量能过百万。”本田技研株式会社社长福井威夫的话听上去似乎有些简单,但细细想来却非常符合经济规律。毕竟,新车型研发要投入巨额费用。对于国内合资企业而言,引进一款新车的花费更高,不仅包含技术引进费用,还要在专家咨询、进口KD件、市场推广、经销商培训等方面付出高额投入。如果被寄予厚望的新车上市后达不到销量预期,企业就会陷入“新车型怪圈”――不仅企业的市场份额难以扩大,赢利能力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销售终端和配套体系的信心。而如果一款款新车量都做不大,单车成本就很难压下来,反过来又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
本田的发展理念,正在被广州本田继承和发扬。9月中旬,广州本田第二工厂在增城建成,至此,广州本田拥有了36万辆产能,并具备了下一步扩充至48万辆的基础。虽然业界对其后续产品有些疑问,广州本田方面却成竹在胸。年初,付守杰执行副总经理就提出,今年是广州本田的管理年、服务年、战略布局年。围绕管理和服务二字,广本苦练内功:二厂建设中大量采用国产设备,在保证生产线建设质量的同时,大幅节约了投资成本;开展“岗位持续改善”活动,发动员工为企业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献计献策;举办售后服务技术技能竞赛,打造更专业的特约店服务队伍;在全国设立三大商务中心,优化物流配置,缩短交货周期,节约运输成本;针对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为雅阁车型增加配置,重新夺回中高级轿车销量冠军宝座……
很显然,产品线不够丰富,不仅没有制约广州本田的发展步伐,反倒是给企业静下心来提高体系能力创造了机会,也给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州本田的做法,为企业如何走出“新车型怪圈”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人民日报》 (2006-11-18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