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千亿美元账款逾期难归?专家建言制度建设
浏览:2513 作者:维权网 评论:0 发布日期:2006-11-1 18:55:14
|
嘉 宾:王锦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
王胜利 全国整规办信用管理组副组长
陈经纬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阿妮塔·斯皮尔曼 国际金融、信用及商业协会总裁
陈世欢 美国新泽西州世界贸易委员会荣誉董事
日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金融信用及商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会上,记者就中国企业信用交易现状、差距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问题,采访了有关人士。
信用交易降低成本
问:何为信用交易?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
王胜利:信用交易是指不通过现金、物物交易,而是依靠信用手段,用信誉担保,实现物流资金流的交易。一个社会若有良好的信用体系,交易双方会因对彼此信用信息的了解和信任而敢于做生意,使交易成本下降,交易频率上升。若每家企业多成交一笔交易,对整个国家就意味着GDP增加,带动经济的发展。
阿妮塔·斯皮尔曼:一个企业对国际信用和风险的了解是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信用是对未来的一种信任,有时候信用交易比直接收现金或者预付付出更多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信用部门的成本,还有管理应收账款以及呆坏账的成本等等。但是,不管信用风险的成本有多大,它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风险。目前,世界各地都如此,那就是如果没有办法做信用交易,很多业务可能就没有了。实际上,企业信用交易做得越好,就会越成功。
陈经纬:随着我国企业间国内外商务的活动日益频繁,竞争也日益激烈,传统的交易往来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信用衍生产品所取代。因此,如何管理由“信用”而产生的风险已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信用风险造成海外呆账
问:中国的信用交易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王锦珍:西方信用制度建立有100多年历史了,目前拥有成熟的信用体系,而我国起步较晚。当前我国的信用信息分散在各部门,没有把它们做成综合和更加权威的信用信息资料为全社会所用。我国信用交易和风险管理水平与西方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关统计显示,西方信用交易占整个交易总量的70%—80%,我国只占10%—20%,而西方的风险率很低,只占总交易量的0.25%—0.5%,而我国则占到10%。
陈经纬:中国企业在信用风险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信用风险管理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决策,凭感觉,缺乏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陈世欢:中国这几年在信用管理和建设上有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信用培训不够,信用报告更新不够快,很多公司财务报告不是按国际通用的规则做,不愿意向别人公开自己公司的信用资料,做国际生意时对国际风险缺乏研究和调查等等,这些问题对中国企业做国际生意都有不利的影响。
问:对于一些外贸企业面临着一个信用风险,就是海外坏账的不断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郁在大会发言时提到,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在至少有上千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请问这些呆坏账产生的原因?
王锦珍:这种问题的产生缘于中国企业对国际惯例不很了解,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信用做交易而导致。有些企业做生意心切,忽视了对国际合作伙伴信用的调查和了解,大笔一挥签合同,有些外方掌握中方心理而造假材料,中方企业也无渠道验证。
王胜利:有些企业对对方付款能力等信用信息不太了解就急于签合同,最后被骗。同时,我国信息中介又不发达,所以风险加大。这几年一些大的企业,如联想等都建立了自己的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而一些中小企业做一单生意是一单,没有在信用方面建立长期管理的机制。
分享信息获得共赢
问:今后中国在信用和风险管理方面应做哪些工作?如何与国际接轨?
王锦珍:今后要做的工作包括,首先是要将部门分散的信息转变为全社会所共享的信息资源;其次,我国企业要学会寻求信息渠道,这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进一步了解国外信用管理体系和做法来提高贸易成交量。
王胜利: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发展还有许多路要走,比如要有关于信用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实践。其次,要加大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信用中介机构还未真正形成市场地位,未被社会广泛认可。第三,企业要树立信用和风险管理意识,敢于把自己的信用信息与别人分享。我曾问美国人,为什么敢把信息给别人,他们说互信才能共赢,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还很落后。最后,行业中介组织也要在企业自律守信方面发挥作用,共同打造诚信环境。
陈经纬:我国企业怎样才能降低自己的信用风险呢?我认为,第一,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和符合自身条件的信用管理政策,如果企业处于创业初期,竞争力比较低,发展策略以快速扩张为主,它的信用运作办法就应该相对比较宽松和激进,如果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产品竞争力比较强,发展策略以稳健发展为主时,它的信用运作规律相对应该比较严格。第二,有了管理制度之后,企业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规章和操作流程来保证制度的正确实施。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从“经验决策”进入了“制度决策”的阶段,将大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最后,企业还要多参加国际交流,注重培养信用管理方面的人才等。